首页 > 虫害知识

鼠疫 | 南京三缘/全国连锁/总部设在上海

 特别提醒
  ◎ 夏秋季节容易发生;
  ◎ 是一种由鼠疫杆菌引起的,经接触或呼吸道传播的,流行极快的烈性传染病;
  ◎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,伴有急性淋巴结炎、剧烈疼痛、咳血、休克、意识障碍等;
  ◎ 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近100%;
  ◎ 灭鼠、灭蚤、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。
  
  如何传染的
  鼠疫杆菌不仅可以感染人类,而且可以感染200多种啮齿动物。携带鼠疫杆菌、对人类威胁最大的首推老鼠及旱獭。啮齿动物感染鼠疫杆菌后,部分发病死亡,而另一部分可以不发病,但长期携带鼠疫杆菌,成为“储存宿主”,即传染源。鼠疫的传播途径有多种,无论是吸入、食入,还是通过黏膜、皮肤,都可使人感染。但传播途径不同,临床表现也不同。自然状况下最常见的有三种:一是寄生在鼠类的跳蚤染菌后通过叮咬传播;二是肺鼠疫病人呼出含有大量鼠疫杆菌的飞沫,造成人与人的传播;三是在剥食、皮毛加工、捕猎等活动中皮肤破损造成感染。人群普遍易感,病后则具持久的免疫力。
  
  症状与危害
  人感染鼠疫杆菌后,经过较短的潜伏期(一般为2~3天,个别病例可以达到8~9天)后突然发病,表现为高热,白细胞剧增;24小时内病情迅速恶化,伴有局部急性淋巴结炎,肿胀,剧烈疼痛,出现强迫体位;严重菌毒血症,休克;咳嗽,胸痛,咯痰带血或咳血;重症结膜炎,上、下眼睑水肿;血性腹泻,重症腹痛,高热及休克症候群;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,其后逐渐隆起,形成血性水泡,周边呈黑色,基底坚硬,水泡破溃后创面也呈灰黑色;剧烈头痛、昏睡、颈部强直、谵语妄动、脑压高、脑脊液浑浊等症状体征。表现类型为腺鼠疫、肺鼠疫、败血性鼠疫、脑膜炎型鼠疫、扁桃体鼠疫、眼型鼠疫和肠型鼠疫等。
  腺鼠疫是鼠疫最常见的临床病型。肺鼠疫的传染性最强,是最重、最凶险的病型之一,如不经治疗,病死率接近100%。
  
  如何自我防护
  自我防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
  1.灭鼠防蚤,搞好环境卫生。
  2.接种疫苗。当疫情发生时或需要进入疫源地从事野外活动时,可事先接种鼠疫疫苗,但其保护作用不甚理想。
  3.不剥食病、死动物。
  4.坚持“依法治理,综合防治”。突出重点,因地制宜地开展健康教育、疫区处理和改造疫区生态环境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,个体应与政府和社会紧密配合。
  5.加强个人防护和消毒。
  6.妥善处理鼠疫死者尸体。技术性措施需要在卫生防疫部门专业人员的具体指导下进行。